2010-12-05

【發現印度 Finding India】—台北當代藝術館

充滿神秘色彩的印度,
會有寶來烏那樣華麗色彩嗎?
暖暖的好天氣,
心情不自覺的變輕盈了,
思緒也乾淨了點。

我喜歡簡單明瞭的作品。

死亡的笑容

當進入這件作品時,等比的人型,黑與白的對比,充滿戲劇性的張力,假人真人的界限模糊了,突然覺得該不會要站起來了吧…聯想到沉默之丘了。
像監獄裡的場景,強權壓迫下,除掉人性的聲音,恐懼成為視覺最大的衝擊。
簡單的將臉蒙起來,卻有很多的想像空間,我跟著作品的人物蹲在一起,企圖想知道更多些什麼,腦子有股熟悉感湧現,對啦!就是20世紀少年裡的〝朋友〞,〝朋友~~〞
這裡。有很多〝朋友〞…


取自當代美術館—
伊拉那<死亡的笑容> G.R.Iranna, “Dead Smile”
【伊拉那1970年出生於南印的卡納塔卡(Karnakata),以結合戲劇性和寓言的表現手法聞名,作品主題多圍繞在肉身苦痛與心靈掙扎的探 討。<死亡的笑容>這件雕塑裝置,名稱就已經是個啞謎,二十個真人大小、赤身裸體、相同蹲姿而方向各異的健壯男子,蒙在臉上的黑布不僅泯除了他們的個別身 份,也變成了他們共同的、唯一的表情;此情此景,既是一個個孤零個體的組合,也像是對於一個「命運共同體」的寫照。個體與個體之間僅管有同質性,但彼此之 間是互相隔絕的;個體對四周環境既是陌生無感的,對他們的未來處境似乎也是茫然無知的。此作刻意突顯的「視覺剝奪」機制,正是意識形態國家和權威機構(包 括監獄、警察局、精神病院、學校…等)用於馴服叛逆份子的一慣手法,目的在於製造馴化的心靈與絕對服從的人民。】

無題


從走廊遠處,就一直有個大鐘擺,滴答滴答的擺動著,很喜歡作品的部份是從走廊慢慢靠近的欣賞的過程,神秘的箱子要打開了吧?
巨大的鐘擺,強烈的提醒著時間正一點一點的流逝,充滿超現實的空間,強烈的滴答滴答聲又不停的提醒著,如果在自己家裡裝一個這麼大的鐘擺,大概三天就精神分裂了吧。
很認同藝術家自己對作品的形容,〝時間之擺正像是斷頭臺上來回擺動的利斧,生命的意義就是要承認它的存在和威脅,又要繼續的自我成長、不斷的往前推進。〞
哈。正提醒著我最近過著糜爛,沒有時間觀念的作息。懺悔中…


小販棲身之處


觀賞這件影片,心很平靜,如自身在印度,當太陽漸漸升起,聽著異國叫賣聲劃破了寧靜城市,一天下來忙碌工作,叫賣聲隨著黃昏漸漸消失,日復一日,畫面裡建築永遠依舊安靜的坐落著,只有一兩個人在角落呈現著生活的動。
體會藝術家想要強調這些小庶民的存在感,從聲音的詮釋能感受到這份質樸。
隨著聲音的起落,心中不經默默的祝福他們…


取自當代美術館—
蘭許米‧卡列卡<小販棲身之處>Rashmi Kaleka, “A Place for Hawkers”
靈感來自沿街叫賣的各式小販,他們隱身在都市叢林之中,以卑微的姿態提供廉價的服務,他們的叫賣聲應和著人們日常生活的節奏,從清晨到黃昏,規律的如同暮鼓晨鐘;此起彼落的聲響和音,又宛如一齣神聖的清唱劇,和充滿在地色彩的鄉土曲。
僅管印度憲法保障所有國民於境內任何地方的工作權利,然而,一些主要城市卻另訂法規,禁止沒有正當職業的人於街頭叫賣。
卡列卡從四年前開始發展這個創作系列,除了意在護持這些小庶民的生存權,更 著意於揭揚他們質樸的心聲。他透過色調清冷、節奏緩慢、客觀而略帶抒情的影像書寫,讓我們居高臨下鳥瞰都市不同的空間角落,掃描其中若有似無的人物踪跡;在這同時,又刻意以高分貝、多聲帶的方式,讓各種叫賣聲以不同的節奏、從不同的方位襲擊我們的聽覺,讓我們體悟到這些市井小民的存在與價值。
這次的展,沒有太多的印度虛華色彩,有的是寫實呈現許多當下的印度生活,對於不太懂得歷史,也從這次的展中自然了感受到印度故事。當我們非常熟悉歐洲國家時,鄰近的印度更顯得有異國神秘色彩,想去!!

沒有留言: